摩根士丹利曾發布一份研報,直言第四季度一直是iPhone出貨旺季。的確,過去蘋果每年大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於第四季度。
去年第四季度中,蘋果單季的利潤增加了20%,營收創下了1240億美元,即便在供應鏈緊張的情況下,也足足創下了8500萬部iPhone的銷量。
今年,各大家機構依然期待著蘋果的亮眼表現。然而,市場突然冷不丁的傳出蘋果公司將放棄今年增加新款iPhone 14係列產量的計劃。
看來,蘋果也栽了......
1 蘋果滑鐵盧
從實際情況來看,這則傳言並非空穴來風。
一方麵,蘋果iPhone全球最大的組裝工廠富士康河南鄭州工廠發生疫情後,業內預測,這次疫情可能將導致該廠區11月產能減少高達30%。
作為蘋果iPhone組裝的主要基地,全球大約一半的iPhone都從鄭州工廠流出,供應鏈的陰影籠罩之下,蘋果壓力山大。
另一方麵,今年蘋果重磅推出的iPhone14卻不盡人意。自九月發售新品以來,iPhone在國內銷售下滑態勢明顯。
10月31日,美國投行傑富瑞發布了一項關於iPhone的報告,提出10月24日當周iPhone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27%。傑富瑞還指出,iPhone在10月已經不止一次麵臨這樣的情況,包含10月24日當周,iPhone在華周銷量已出現連續3周的急劇下降。隨著iPhone周銷量的不斷下滑,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,或有可能下滑了4到5個百分點。
這種趨勢也並不是毫無征兆,iPhone14 Plus在首銷不足半個月內,成為了蘋果近些年來降價最快的手機,消費者對iPhone14的芯片、“靈動島”等擠牙膏的操作並不買單。
顯然,就算是蘋果也不能完全擺脫中國消費者需求疲軟的影響。
十分依賴蘋果的A股“果鏈”三巨頭也遭遇了反噬。今年以來,立訊精密、歌爾股份、藍思科技股價已分別跌去37.87%、54.62%、55.33%。
2 產業周期見底遙遙無期
今年,消費電子遭遇“退潮”,消費電子ETF年內累計跌幅40.65%。
由於疫情的反複以及供應鏈的漲價,今年前三季度,消費電子出貨量全麵塌陷,大多數消費電子品類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貨量下降。
Canalys分析師Toby Zhu預計,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在2023年將保持持平或小幅增長,但仍遠低於2021年或疫情前的水平,因為需求在明年年底之前不太可能改善。這也意味著,消費電子供應鏈還將經曆一段相對漫長的蟄伏期。
終端需求乏力,導致2021年的“芯片荒”直接轉變成2022年的“需求荒”,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,現如今都有著不小的庫存壓力。
以韋爾股份為例,近幾年的存貨周轉率連續下降。這個指標代表了企業存貨的周轉速度,從圖表中可以看到,今年三季度下降到了不到1倍,這是斷崖式的陡降,公司存貨周轉壓力非常大。
不僅如此,韋爾股份三季度的存貨高達141億元,意味著大量營運資金被占壓在存貨上。
顯然,消費電子的寒冬還在繼續,產業周期見底還遙遙無期。
手機指望不上,巨頭們隻能把目光轉向汽車。A股三大“果鏈”巨頭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,半導體巨頭韋爾股份也在重點布局車載CIS業務。
對於消費電子紛紛切入汽車領域的趨勢,銀河證券指出,汽車智能化趨勢將加速滲透。但或許現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麽美好,芯片需求的疲軟或將從消費擴大到工業,有行業分析師直言,預計明年上半年汽車芯片需求也將有所滑落。
3 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發展計劃
11月1日盤後,工信部宣布已於近日和 教育 部等部門,聯合發布了《 虛擬現實 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(2022—2026年)》(簡稱“《行動計劃》”)。
《行動計劃》提出,到2026年,三維化、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,新一代適人化 虛擬現實 終端產品不斷豐富,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,形成若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產業集群。
文件內容概括下來,就是加速虛擬現實在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,打造3500億元市場。文件一出,今日開盤資金猛拉元宇宙概念股。
社會各界對元宇宙非常關注,也保持期待,但源於總是看不見摸不著,導致很多人質疑元宇宙是騙局。 元宇宙具有兩大核心,一是具有超現實的沉浸技術,二是人機交互,前者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有所成果,而後者尚且還有漫長的路要走。
任何一項新科技從產業到發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,當前元宇宙生態才剛剛開始,目前談產業化還為時過早。然而,股市炒的就是預期。正因為短期內無法證偽,元宇宙概念炒作才持續不斷。
目前市場有多隻元宇宙相關的ETF,每當元宇宙開始炒作時,這類ETF都漲的熱火朝天。但拉長時間看,能持續上漲的屈指可數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為國內外元宇宙的先行者,Meta如今騎虎難下。被紮克伯格寄予厚望的元宇宙業務Reality Labs,今年累計虧損已超90億美元。
在二級市場上,自Meta公布三季度財報後,股價已跌去24%,失收100美元關口。而今年以來Meta股價已累計跌幅55%,市值蒸發超5500億美元。
對於Meta而言,此次業績暴雷或許隻是開端,更大、更難的挑戰還在後麵,前方的黑夜也會變得無比漫長。
本文源自ETF進化論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沐雨櫛風網发布,不代表沐雨櫛風網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ohsmh.sebisome.icu/Shvigi/3403.html